 |
 |
希腊国旗 |
希腊国徽 |
地理
希腊共和国(The Hellenic Republic)位于欧洲的东南部,坐落在纵向向南深入地中海的巴尔干半岛上。北部与阿尔巴尼亚、马其顿、保加利亚相交界,东北部与土耳其相交界,东、西、南三面临海。
版图
希腊的国家行政版图由希腊大陆和近3050个岛屿组成。在这3050的岛屿之中,只有167个岛屿上有人居住。希腊国家行政版图总面积为13.19万平方公里,如果加上海域的面积,总共为约40万平方公里,其中岛屿土地占总面积的15%。海岸线总长度为1.5万公里,陆地上的国界线总长度仅仅为1170公里。由于希腊特殊的地理分布,在伯罗奔尼撒和希腊中部所有的地方离开海岸都不超过50公里,在希腊北部也不超过140公里。
国旗
1822年,在希腊民主解放运动高涨的时刻,第一次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希腊国旗。这个国旗除去表现希腊国教的,位于左上角的希腊十字架之外,还有九条蓝白相间的横带。与欧洲绝大多数国家的国旗不同,这九条横带不代表九种不同的政治理念——比如法国的三色旗,也不代表九个不同的省份、民族——比如美国的星条旗,而是代表着希腊人民争取自由与民族独立的视死如归的决心。这九条横带代表了希腊语“不自由毋宁死”的九个字母。在希腊争取独立的战争中,这就是他们的战斗呼号。蓝白两色是巴伐利亚的国旗的颜色,希腊的第一个国王来自巴伐利亚。
国徽 希腊国徽的背景是一个银色的盾牌,象征着希腊人民保卫家乡、热爱和平的崇高理想,盾牌上是希腊的十字架,象征着希腊的宗教东正教,这个图案被绿色的橄榄枝所环绕。橄榄不仅是希腊重要的农业产出,而且,依照古希腊文化的传统和《圣经》,是和平、安居乐业的象征。
国歌 1828年,希腊著名民族作曲家尼克劳斯•曼扎罗斯写下了一支脍炙人口的歌曲,这首歌在1865年被定位希腊国歌,延传至今。希腊国歌的歌词的作者是现代希腊的第一位重要诗人蒂厄尼索斯•索罗默斯,他的诗作《自由颂》是现代希腊国歌的歌词。
国树 油橄榄树
国花 油橄榄
国石 蓝宝石
货币 自2001年1月1日起,作为欧元国的希腊正式开始采用欧元作为国家货币,2002年1月1日起欧元正式流通。
首都 雅典
民族 希腊人口约有1107.5万(2008),希腊族占98%,其余为马其顿、土耳其和阿尔巴尼亚等少数民族。
语言 希腊语为官方语言 英语
宗教 几乎所有的希腊人都属于希腊东正教教徒。很小的一部分希腊人分别信仰福音教、天主教、伊斯兰教和犹太教。
公共假日 新年1月1号 三王朝圣节1月6号 国庆节3月25号 迎春节5月1号 民族解放日10月28日 圣诞节12月25日和26日
与中国建交日 1972年6月5日
政党 (1)泛希社运(Pan-Hellenic Socialist Movement):执政党。1974年9月成立,创建人是现任主席的父亲安德烈•帕潘德里欧,现有党员20余万人。该党于1981-1989年和1993-2003年长期执政。在2004年3月7日和2007年9月16日举行的两次全国议会大选中连续失利,为在野党,2009年10月重新执政,2007年11月召开全国党代会,乔治•帕潘德里欧蝉联党主席。
(2)新民主党(New Democracy Party):在野党。1974年9月成立,创建人康斯坦丁•卡拉曼利斯,现有党员20余万人。该党曾于1974-1981年和1990-1993年执政。2004年3月7日在全国议会选举中击败泛希社运重新执政,2007年9月16日提前大选,蝉联执政,主席科斯塔斯•卡拉曼利斯(Kostas Karamanlis)。2009年10月大选落败,现为在野党。
(3)希腊共产党(Communist Party of Greece):1918年成立,党员约3.2万人。总书记阿莱卡•帕帕莉卡(Aleka Papariga,女),名誉主席哈利劳斯•弗洛拉基斯(Harilaos Florakis)。
(4)左翼激进联盟党(Coalition of the Radical Left):原为左派和进步联盟党(Coalition of Left and Progressive Forces)简称“左联”,1987年4月成立,党员约1万人,主要由前希共国内派成员组成。主席阿莱科斯•阿拉瓦奴(Alekos Alavanou)。
(5)人民东正教阵线(People’s Orthodox Rally):主要由老年人和宗教保守派人士组成,主席乔治•卡拉察菲利斯(Grorgios Karatzaferis)。
交通运输 国内运输以公路和海运为主,铁路为辅,对外贸易主要靠海运;
铁路:希铁路系统比较落后,利用率低,经济效益不佳。2004年,铁路总长2385公里,年货运量259万吨,年客运量888万人次。奥运会前后,希政府加大对地铁、市内轻轨建设的投入,取得一定成效,但总里程增长不多。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,希政府计划建设南北铁路大动脉,以提高希经济和交通运输的能力。
公路:2005年统计的高速公路里程为2186公里。近年来,希政府在欧盟支持下,大力发展基础建设,高速公路、机场、桥梁及其它交通枢纽设施的建设,高等级公路及城市主干道建设增加较多,城市交通状况明显改善。特别是在奥运会期间,以雅典为中心连接全国的交通网络为奥运会的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。 据希腊国家统计局统计,截至2007年底,希腊拥有各类机动车738万辆,平均每1.5人拥有1辆机动车;其中轿车479.8万辆,公共汽车2.7万辆,卡车125.6万辆,摩托车129.8万辆。
海运:希腊是世界航运大国,海运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,2006年海运收入143亿欧元。希拥有千吨级以上船只有2014艘船,载重量1.195亿吨。近年来,希致力于船队现代化建设,虽船舶数量有所减少,但吨位和质量明显提高,在世界航运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。海运业共为19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,除6万名在海轮上工作的希腊籍船员外,海运业带动的金融、保险、咨询服务业、船用设备、维修等相关产业吸纳了13万劳动力,仅在比雷埃夫斯港就有1000多家企业开展与海运业相关的经营活动。希有各类港口150个,主要有比雷埃夫斯、萨洛尼卡、沃洛斯和佩特雷港,港口总吞吐量约为8035万吨。
空运:奥林匹克航空公司是国有大型航空公司,不久前已将部分股权出售给一私人公司,以扭转长期严重亏损局面。目前该公司拥有41架客机,运营37条国际航线和36条国内航线。2006年客运量563.5万人次,货运量为3.13万吨。另外有7家私人航空公司主要经营国内航线。全国有35个机场。主要机场有维尼泽洛斯(雅典)国际机场、萨洛尼卡、克里特和罗德岛机场等。
旅游业 希旅游业是获得外汇来源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经济部门。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旅游业发展迅速,入境游客人数连年增长。近年来,希政府将旅游业发展重心从增加游客数量转向提高游客消费水平,取得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。主要旅游景点有:雅典卫城、德尔菲太阳神庙、奥林匹亚古运动场遗址、克里特岛迷宫、埃皮达夫罗斯露天剧场、维尔吉纳马其顿王墓、圣山、罗得岛、科孚岛等。2004年雅典奥运会为希腊旅游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,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提升。据希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,2007年,希旅游业收入为149亿欧元,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.4%,年入境1875万人,大大超过希腊人口总数。
工业 希腊属欧盟工业欠发达国家,工业基础较薄弱,规模较小,技术较落后。2007年工业产值约为558.5亿欧元,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.5%。主要工业有采矿、冶金、食品加工、纺织、造船、建筑等。
农业 希腊属丘陵地区,可耕种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0%,其中灌溉农业面积占37%。64%的耕地面积种植粮食作物,其他为果树、橄榄树和蔬菜等。希主要农产品都能自给自足,水果蔬菜可批量出口欧洲等地,只进口少量肉、奶及调剂类农产品。希出口的农产品还有烟草、棉花、橄榄油、水果和甜菜等。2007年农业产值为82亿欧元,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.6%。
服务业 服务业是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2007年服务业总产值为1639.3亿欧元,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1.9%。
资源 主要矿产有铝矾土(储藏量约10亿吨),褐煤(储藏量58亿吨)、镍、铬、镁、石棉、铜、铀、金、石油、大理石等。森林覆盖率为17%。
|